EN

接 力 与 继 承

发布时间:2012.12.10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2227

接力与继承实际是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而言,接力与传承问题已经日益紧迫,企业继承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孰是孰非无法说清。诸葛亮历来受人追捧,晋代郭冲所写的《条亮五事》,大肆铺陈诸葛亮多智,但这五件事,都被裴松之一一驳回。空城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皆无中生有,尤其借东风时,诸葛亮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坛祭风,让人眼熟,依稀便是《西游记》里虎力大师求雨。故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自古以来的难题

  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时间越久就越不靠谱。然而白帝城托孤却是信史所载:刘备遇到的问题是自己身后,蜀汉集团的路径选择,一是作为第一代强势创业者刘备过后,传给富二代阿斗刘禅,但长于富贵之中不知创业艰难、守业更难的阿斗需要人扶上马,送一程,眼下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诸葛亮。另一路径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托孤时用意很深,可能有自己之后,诸葛亮威信会日长,刘禅与其君臣之间如何处理的考虑。后就诸葛亮的行为来看,确实完全掌控了蜀汉集团事务。问题在于,以诸葛亮之智,不会不知道六出祁山会伤害国本,而以诸葛之智,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六次,原因可能在于自己一定要干出业绩来,通过开疆拓土来证明忠心与能力,既可证明自己,又可力证自己是真的尽力辅佐刘禅。对于刘备的蜀汉集团事业而言,诸葛亮是接力关系,阿斗是继承关系,富二代往往会是崽卖爷田不心痛,阿斗在蜀汉败亡后竟有此地乐,不思蜀。诸葛亮鞠躬尽瘁,北伐求功绩却是南辕北辙,身死而蜀亡。问题的关键是,白帝城的刘备除了接力与继承两条路径之外,恐怕无其他的选择,以刘备的深谋远虑,选择的路径是两者合一,刘禅继承集团股权,诸葛亮掌控经营接力蜀汉事业,虽然诸葛亮凌驾于刘禅之上,但至少延长了汉朝国祚,否则败亡恐怕来得更快。

迫在眉睫须解决

  接力与继承实际是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而言,接力与传承问题已经日益紧迫,企业继承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孰是孰非无法说清。继承成功的企业不乏其数,失败的也举不胜举,继承因为血缘的问题,里面有很多情感的因素,家族民营企业在继承与接力问题上做不到未雨绸缪,日后必将事倍功半,步履蹒跚,甚至如猝然败亡,智慧如王永庆、豪雄如何鸿燊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接力棒交给职业经理人,不是每一个人如刘备与孙策撞大运能有诸葛亮与张昭,继承给下一代,也不是每一个企业家都有李兆会那样优秀的儿子,中国传统文化中极端注重血缘关系,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如何突破家族继承的思维之圈,建立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接力与继承关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秩序的现代企业制度,儿子们做快乐的股东,职业经理人去经营,在当前似乎仍然是最好的方法,接踵而至的问题是谁来监管接力者不会犯诸葛亮式的错误。绕来绕去回到了资本与经营间的问题,这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法律约束、市场约束、媒体约束及资本的监管体系与职业经理人的评价体系等等。就目前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接力与继承问题上的处理而言,这需要一个过程,道路是曲折的,但形势是乐观的。


上一篇:改革!改革!

下一篇: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借势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933号

版权所有:合肥市庐江商会 皖ICP备12015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