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月一日,是党的第97个生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来临之前,6月22日-23日,合肥市庐江商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12家会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来到金寨红军广场和革命老区西河口乡锅棚店村,重走红军路线,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聚力精准扶贫,资助困难党员。这不仅是一种缅怀、一种传承,更是在感受一种激情,汲取一种力量,更好地激励我们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始终不渝地听党话,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合肥市庐江商会全体党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会员企业发展壮大贡献力量,为把合肥市庐江商会建设成全国“四好”商会而努力奋斗。
金寨红军广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6月22日清晨6点30,合肥市庐江商会党支部书记张俊第一个赶到商会大厦,他和随后到来的合肥市庐江商会会长邵克云再一次确认22日-23日的各项行程和活动内容。随后,商会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会员企业的党组织负责人陆续到来。7点30分,满载30名党员的大巴车鸣笛启动,顺利驶入绕城高速。在大巴车上,党支部书记张俊手持话筒,宣读了本次活动的方案,强调了纪律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会长邵克云就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作了深入阐述。此时,车窗外,风雨交加;而车内,共产党员们情绪饱满,歌声阵阵。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来自星和园大酒店有限公司党支部的郭万生献上了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用激动而浑厚的嗓音,抒发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感激之情;入党积极分子汪海云的丈夫、现役军人张顺中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背诵了《入党誓词》;安徽富伟纺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束永奇为大家带来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会长邵克云即兴献上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党支部书记张俊,怀着对党这位神圣母亲的崇敬之情,用手机播放了《天之大》……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在这阵阵红歌声中一晃而过。
上午10时许,大巴车安全到达金寨红军广场。仿佛是烈士英灵的庇佑,暴雨渐渐消停,天色逐渐放晴。在“金寨红军广场”,每到一处,地接导游向我们详细讲解,全体党员带着崇敬的心情认真体会。
金寨红军广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包括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六个主要景点,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几个字是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
红军广场紧紧抓住金寨是革命老区、红军故乡、将军摇篮这一历史特点,运用数字和浮雕等现代设计理念,充分展示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境内的革命史实以及金寨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完成后的红军广场与烈士塔、红军墓园、博物馆、红军村等连成有机的整体,大大提升了红色旅游品位。
两边的浮雕,它是采用芝麻白花岗岩材质,有松、鹤、祥云组成,通过系列动植物形象的有机搭配,既美化了广场,又展现了和谐的现实生活。右边的浮雕有32只松鹤组成,寓意在金寨县诞生的红军第11军32师,左边33只松鹤代表红军第11军33师。浮雕主要的图案是杜鹃花,杜鹃花是大别山区常见的山花,也是一种容易生长并迅速蔓延的植物,火红的杜鹃象征着革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的燎原之势。穿插其中的11颗星星寓意深刻,它代表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共有11支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在这里诞生和组成。浮雕是向日葵和鸽子组成,向日葵向太阳,它象征着工农红军一直跟着中国共产党,为受苦受难的百姓翻身解放浴血奋战、英勇杀敌。鸽子则象征和平,是全人类追求的梦想。
台阶共有59级,它寓意着在金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59位开国将军,在全国将军县中位居第二,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其中上将一位就是洪学智将军,中将8位,少将50位。占安徽省130位将军数的45.4%,在全国将军县中位居第二,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这些开国将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不朽的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每个人的戎马生涯都是一部传奇故事,是一部生动的革命传统教材。
金寨县不仅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和组建了11支主力红军队伍,而且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别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一度成为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区党委领导全省和鄂豫皖边区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心。革命战争年代,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10万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达1.05万人,其中县团级以上的就有500多名,这50级台阶就寓意着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49级台阶,表明金寨县的解放时间是在1949年。
25级台阶寓意在金寨县境内组建的红25军。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1931年10月,在麻埠成立了红25军军部和第73师。随后,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红25军的第75师、第74师先后在金寨境内的麻埠、白塔畈组建。红25军是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也是长征中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人数多于出发时人数的红军队伍。红四方的图案寓意金寨地区是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
28级台阶意指在金寨县组建的另一支红军队伍——红28军。1933年10月,根据皖西北道委决定,红28军在南溪吕家大院重建。1935年2月,以金寨境内组建的红218团为主体再建的红28军,坚持了艰苦卓越的三年游击战争。红28军是继红25军组建之后,又一次组建成军建制的红军队伍。也是鄂豫皖地区的最后一支主力红军。
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燎原星火”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前。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它是1965年10月建成的。塔高24米,塔身正面镌刻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是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塔基正面镶有汉白玉浮雕,背面黑色大理石上铭刻着纪念碑文。庐江商会四名党员迈着稳健的步伐,将分别悬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合肥市庐江商会敬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合肥市庐江商会党支部敬献”的花篮抬到纪念碑前。会长邵克云、秘书长陶晓明、党支部书记张俊、纪检委员张少方、宣传委员周志上前整理挽带。全体党员面向纪念碑,鞠躬默哀1分钟。之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手,在党支部书记张俊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宣传委员周志带领大家学习了新《党章》。
随后,大家来到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前。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建筑面积444平方米,2009年5月重建并对外开放,由洪学智将军题名,堂内两侧长廊陈列有领导人题字的碑石,正厅陈列老红军照片、刻名、红军群像的雕塑及在金寨组建和战斗过的十一支红军队伍序列表,供参观者前来瞻仰吊唁,是祭奠老红军的殿堂。此时,全体党员列队,举着书写“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条幅,聆听党支部书记张俊的讲话,并合影留恋。
之后,全体党员来到洪学智将军纪念碑前。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面积840平方米,于2008年10月竣工,包括纪念碑、勋章站柱、纪念广场和长城墙,纪念碑庄重典雅,展示了这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共和国领导人的光辉人生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大家驻足每一幅照片和实物前,边观看边听导游讲解。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于1983年纪念立夏节起义胜利54周年之际建成,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750平方米,展出革命历史文物1200多件。主楼正面镶嵌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名“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八个大字。馆内陈列分为序厅、革命史展、将军展、洪学智生平事迹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今日金寨七个部分。
序厅正面悬挂着邓小平、江泽民、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洪学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词和一幅大型浮雕《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两侧放置金寨诞生和组建的十一支主力红军的军旗浮雕和史迹电动图。
革命史厅按四个时期,分组列题,史物结合,形象地展示1921年至1949年金寨县革命史。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展出了以金寨建党活动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旧中国苦难的金寨人民在救星共产党的指引下开始觉醒起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展出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红11军32师和33师的建立,豫东南和皖西根据地的开创,鄂豫皖苏区的形成,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红军主力转移,创建和重建了红25军、红28军,反映了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燃成燎原之势,充分显示了金寨是“红军的故乡”;抗日战争时期,展出金寨人民响应征召,加入新四军的四支队东进抗日,中共安徽省工委以金寨为中心领导鄂豫皖边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方针的正确性;解放战争时期展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建根据地,迎来全国解放的胜利,反映“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将军展厅着重展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59位金寨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赫赫战功,也展现了他们为社全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同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显示出金寨是“将军的摇篮”。
洪学智将军生平事迹展厅,展示了两次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将军的事迹。金寨名人厅展出金寨籍革命历史名人,并重点介绍金寨县革命历史名人王明和蒋光慈;并全面详实的展示了金寨县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界名人的光辉业绩。
烈士厅展出金寨县革命烈士的英名和事迹,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十万儿女踊跃参军,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一万一千余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著名烈士蒋光慈,詹谷堂、周维炯、刘仁辅、沈仲华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在革命老区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同时还展出了刘晓松等新时期英烈。
今日金寨厅展示了建国后金寨的工业、农业、城镇、旅游、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充分展示了老区人民“追赶跨越、奋力崛起”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
走出金寨革命博物馆,我们来到红军烈士墓园。红军烈士墓园建在烈士塔的西山坡上,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已安葬红军和革命烈士136位,其中将军25位。当年那些为革命驰骋疆场,冲锋陷阵,转战南北,奋斗一生的红军英雄们,逝后魂归故里,回到了他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安息。他们的革命精神,永世流芳,万古长青。
经过近两个小时瞻仰,全体党员被革命前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全体党员首先来到我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安徽依立腾控股集团在金寨新城区的项目基地,听取了基地负责人的介绍并观看了宣传短片。邵克云会长表示,我们今天到金寨来缅怀革命前辈,传承红色基因。我会常务副会长张立卫先生应老区金寨县邀请,在这里投资兴业,发展革命老区,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希望项目部一班人要以打造精品工程、回报老区人民为宗旨,抓质量、保安全、创效益。
之后,大家来到梅山水库风景区,感受“高峡出平湖”的壮美风光和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梅山水库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坐落于有将军县之称的安徽省金寨县县城南端。50年代建成的,时称世界第一高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巍然屹立于景区内。景区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同县域“红色”革命传统紧密相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2004年6月,被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梅山水库是继佛子岭水库建成后六安地区境内兴建的第二座连拱坝大型水库。1953年12月,成立梅山水库工程指挥部,1954年3月动工,1956年4月除遂洞工程外,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施工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佛子岭水库,高峰时工地有2.5万人。工程总投资9268万元,做土方50万立方米,石方1.2万立方米,混凝土35.2万立方米。为此,金寨淹没了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移居10万多人。
水库位于史河上游,坝址在金寨县梅山镇大小梅山之间。水库上游主要支流有竹根河、白沙河、麻河、白水河等11条山溪河流。库区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占史河全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的28.6%,总库容23.37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40.77米,防洪库容11.3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96亿立方米,死库容4.02亿立方米,汛期限制水位125.27米,防洪标准万年一遇。
景区周围附近还保存有许多永载史册的革命旧址,如闻名于世的立夏节起义旧址、红三十二师成立旧址、中央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等,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名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就位于县城西北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金寨革命博物馆就坐落在县城红军村旁。风景区附近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和自然保护区马鬃岭,有天然植物园白马寨和傲视群峰的悬剑山等。
值得一提的是,同其它革命老区和山区景点相比,梅山水库风景区不仅有着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浓郁的乡土风情、突出的革命文化,还有着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西河口锅棚店村:情系老区党员 聚力精准扶贫
6月23日上午8时,庐江商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准时集合,前往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锅棚店村,看望慰问锅棚店村困难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的锅棚店村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勤劳纯朴的锅棚店村人民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克服自身不利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茭白种植等特色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西河口乡锅棚店村位于裕安区南部的边远山村,东南与霍山接壤,有7个村民组,385户,1505人,910亩耕地,9600亩林地,79个贫困户,254个贫困人口。2014年-2017年已脱贫33户,134人;2018年拟脱贫33户,105人。2018年元月,包河区工商联和裕安区工商联结对,我会作为“联合扶贫·百企帮百村”成员单位之一,在今年4月份前往帮扶点西河口乡锅棚店开展帮扶工作。22日中午,在会长邵克云和党支部书记张俊的倡议下,全体党员现场缴纳特殊党费6020元,定向捐赠锅棚店村困难党员,商会党支部捐赠2000元。
经过两个小时车程,我们来到西河口乡锅棚店村。捐赠仪式上,合肥市庐江商会会长邵克云代表商会全体党员,将8020元的特殊党费交到该村党总支书记郝昌军的手中。邵克云表示,合肥市庐江商会将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该村联系,共同寻找符合锅棚店村发展的致富之路,为早日实现帮扶、脱贫目标而共同努力。裕安区交通局副局长、锅棚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锅棚店村第一书记赵以林在致辞中表示,合肥市庐江商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传递正能量。特别是商会领导、党员,心系老区人民、情洒西河口乡锅棚店村,多次派人到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今天又冒着酷暑到这里慰问困难党员,充分体现合肥市庐江商会和党支部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支持。赵以林强调,锅棚店村“两委”将以此为契机,团结带领全村人民积极进取,扎实苦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两天的行程很简单,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合肥市庐江商会党支部全体党员集中在一起,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铭记革命历史,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正能量,全体党员表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勇当先锋。